3月26日,山能装备隆重召开质量管理工作会暨2025年“质量提升年”活动启动大会,山能装备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冯军出席会议并讲话,深刻阐述了“质量”之于企业的深远意义,指明了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路径和方法,向全体干部职工发出了部署动员令。
质量是企业的“生命线”,是我们的立足之本、生存之本、竞争之本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对于从改革中起死回生的山能装备来说,质量问题不能出,也出不起。
历来山能装备高度重视产品质量,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来对待,特别是改革攻坚启动以来,山能装备更是把质量提升作为企业生存之道和长久之策,聚焦主业,先后与行业头部企业开展合作,成立了奔牛再制造、液压科技、天地采掘、莱煤智能等多个合资公司,着力重构质量管控体系,优化技术研发体系,强化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产品迭代升级。
从泰安煤机变“卖产品”为“卖服务”、鲁中装备立式压滤机完成欧盟CE认证,拿到出口欧盟“通行证”,到奔牛再制造实现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、莱煤智能新产品研发,再到天地采掘产品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,山能装备产品质量和产业竞争优势逐步显现,企业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今年是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、谋划“十五五”战略的关键之年,是山东能源保生存谋发展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攻坚年,是山能装备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“向新”之年。面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,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等多重压力,在“双碳”目标加速能源结构转型、智能化浪潮重塑工业格局的今天,煤机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,质量提升不仅是生存命题,亦是战略选择。
据了解,当前全国已建成超100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,对装备可靠性、智能化、环保性都提出了硬性指标。数据显示,国内煤机装备市场70%的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,而高端智能装备市场却长期被德国、美国等几个国际巨头企业占据,进口设备溢价率高达200%-300%。然而据有关统计,液压支架焊缝开裂、电控系统故障等“老毛病”反复发作,导致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较国际先进水平高出18%。质量的内涵正在从“合格出厂”向“全生命周期价值创造”转变,倒逼我们必须重构质量坐标系。
而反观我们自身,质量提升依然任重而道远。山能装备在“向新”之年召开这次“质量提升年”活动启动大会,充分彰显了山能装备向高质量发展突围的坚定决心,更为我们打赢这场生存之战、战略之战指明了方向,可以说恰逢其时。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冯军在讲话中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三个转变”重要指示,提出的“聚焦‘三个重塑’,强化‘三个导向’”为我们质量提升指明了“破局之策”。
质量提升绝非简单的工艺改良,而是一场贯穿技术研发、生产管理、服务生态的系统工程。大到商业模式创新,产业生态重构,从“卖产品”向“卖服务”的转型;小到从材料革命到与数字技术、制造工艺的深度融合、突破;细到每个零部件的质量数字化精准管控,从“人盯质量”向“数智控质”的转换,每一个环节都是质量提升的“破局之道”,亟需我们去深耕、去努力、去突破。
站在新型工业化与能源革命的历史交汇点上,站在山东能源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这艘巨轮上,把质量标准从“行业及格线”提升至“国际领跑线”,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从“跟跑并跑”到“顶尖领跑”,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,我们定要不辱使命,全力以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