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新闻中心
基层动态

同心聚力破难关 勠力同心铸辉煌——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首台机组成功下线纪实

作者: 井翔宇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04月30日   来源: 山能装备

同心聚力破难关 勠力同心铸辉煌

当首台机组在飘扬的国旗下、绚烂的彩带中缓缓驶出生产线,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。这一刻,不仅是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技术实力的有力彰显,更是上海电气与山东能源合资双方团队“以心相契、以力相合”精神的生动写照。从4月21日第一批装配物料进场,短短8天时间,这支平均年龄30余岁的攻坚团队,冲破重重阻碍,用120多个工时的日夜奋战,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创造了令人惊叹的“泰安速度”,书写了“0起跑”的辉煌篇章。

破壁:从“双轨并行”到“同轴共转”的融合奇迹

图片

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项目启动之初,如同两个不同节奏的齿轮,来自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与山能装备的两支核心团队,面临着“南北协同”的严峻考验。技术标准的差异如同横亘在前的高山,管理流程的磨合恰似难以逾越的鸿沟,人员分工的衔接更是错综复杂的难题,这些都在考验着这个新诞生的企业。

然而,在双方公司高层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,“一家人、一条心”的信念如同强劲的润滑剂,迅速打破了团队间的壁垒。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新组建的班子成员发挥着统筹协调的关键作用,将全体成员的力量与斗志凝聚到EW6.25机组生产会战中。在风电集团的协调下,来自锡林郭勒盟、东台等国内其他生产基地的技术能手、生产中坚力量,带着各自的优势能力,如同汇聚的星辰,从全国各地奔赴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。

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技术中心资深电气工程师李鑫,凭借丰富的经验带来了电气方面的成熟方案,并提出50余项工艺改良建议,为生产注入新的活力;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生产部负责人周凯,凭借三十年煤机制造经验,创新提出“节拍式装配法”,将单机组装配周期大幅压缩40%,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两支团队从最初的 “双轨并行”,逐步实现 “同轴共转”,创造了融合发展的奇迹。

会战:千锤百炼中的“攻坚十五小时”

图片

踏入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的装配车间,仿佛置身于一个高速运转、紧密咬合的“齿轮矩阵”。凌晨12点,万籁俱寂,机舱一组组长马奎仍在一丝不苟地检查当天装配完成的部件,每一个螺丝、每一处连接,都逃不过他的“火眼金睛”;清晨7:30,仓库管理员张迪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,她一边匆匆吃着早餐,一边目不转睛地核对物料动态,确保所有零部件“零延误”,为生产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;正午12点,烈日当空,工艺质量部部长高志亮站在电脑前,指着复杂的电路图,耐心细致地向职工们讲解逻辑原理,将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;下午5点,结束了一天的工作,生产部的小伙子们围坐在一起,召开“战地会议”,热烈讨论着第二天的生产计划,精心绘制生产流程图。

“首台机组就像咱们的‘第一个孩子’,哪能在接生时当逃兵?”在人手紧张、物料工装短缺的艰难时期,正是这种“舍小家顾大家”的奉献精神,让整个团队在高强度工作中始终保持着98%的到岗率。每一位成员都坚守岗位,用汗水与努力诠释着责任与担当。

护航: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体系支撑”的暖心工程

图片

为了让一线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生产战斗,公司精心构建起“立体支援网络”。在车间现场,多台饮水机24小时不间断供应桶装纯净水,为员工随时补充水分;专业保洁团队穿梭在车间的各个角落,不间断地清扫,让车间始终保持干净整洁,为职工打造舒适的生产环境;食堂与分公司紧密配合,第一时间为加班员工提供热气腾腾的加班餐,暖胃更暖心。

而最令人感动的,是“技术后援团”的默默付出。来自上海风电技术中心的团队,扎根生产现场,如同定海神针,实时解决现场技术难题;山能装备的安全专家团队,不定期深入车间,如同敏锐的卫士,细致排查风险,解除掉12项安全隐患点。这种“前方打仗、后方护航”的全链条协作,让公司全体成员真切感受到,在这场生产攻坚战中,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”。

首台机组的成功下线,是电气风电泰安分公司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,标志着公司从建设阶段正式迈入规模化生产与市场拓展的新阶段。不同的徽章下,跳动着同样炽热的初心;不同的口音里,喊出了同样坚定的誓言。如今,这支团结奋进的团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台机组的生产中,奔赴新的征程。

权属企业

政府机构

常用链接